熟悉這段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工農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后,陷入進退兩難的尷尬局面——要想用僅有的幾只小船將數萬紅軍渡過河去,**快也需要一個月時間,當下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時間條件。另一方面,紅軍將士經過連日來的急行軍,本身已經非常疲憊,再加上武器裝備方面也比敵軍落后,如果要打灘頭防衛戰,紅軍幾乎沒有勝算的可能性。在如此危急的形勢之下,紅軍做出了飛奪瀘定橋的指示。
飛奪瀘定橋一直以來都是黨建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過去只能通過影視作品、歷史書本等較為傳統的方式來進行黨建工作的展開;但是現今,依托的互聯網VR(虛擬現實)技術,搭配相關VR設備,就可以穿越到戰場,通過虛擬體驗式互動,親身體驗戰場上的血與淚,感受英雄偉人們的永垂不朽。
VR飛奪瀘定橋
戴上vr眼鏡,穿越到1935年5月29日的那天夜晚,眼前便是瀘定橋,橋面腳下是鎖鏈森森,江水濤濤,稍有不慎就會遇險落水。環顧四周,戰友們在槍林彈雨中努力前進。拿起手榴彈,用力一擲,手榴彈便在敵方陣中應聲爆炸,熱血澎湃的你恨不得射光所有的子彈,將敵人全部消滅,但是夜色昏暗,橋面不穩,沒有遮擋,你和戰友們只能抓緊鎖鏈,躲避子彈,緩慢前進...
一位體驗者感嘆道:“我們年輕的時候,中國人都不知計算機為何物,四十年后,信息技術已經讓我們感受這么逼真的場景了,日新月異啊!”大家在感受虛擬現實VR技術的同時,也為近年來國家在科技發展上取得的成就和祖國的日漸強大感到無比的自豪。
通過舉辦沉浸式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可以激發群眾愛國主義熱情,樹立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國新時代新成就,感受祖國變化;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并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進而形成團結向上的風氣。
無論是紅色人物還是歷史事件,每一個里程碑式的偉大時刻都值得我們學習與銘記。紅色文化教育在新形勢下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教育意義。
通過VR紅色教育,更能增強人民的愛軍,愛國情懷,發揚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