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來,鐵礦石**近月合約的流動性也明顯改善。鐵礦石現貨貿易和鋼廠生產經營具有連續性,企業套保或者基差定價的理想合約是1—3個月的近月合約。為提高非1、5、9合約交易活躍的連續性,大商所推出了鐵礦石倉單服務商、**服務商等創新制度,在支持客戶參與近月合約交易的同時,打消其因交割能力較差而回避近月合約的顧慮。在上述制度作用下,鐵礦石近月合約成交量大幅提升。如1807合約和1811合約,成交量分別為342萬手和628萬手,而1707合約和1711合約的成交量只有0.62萬手和0.84萬手。
“現貨貿易呈現連續性,產業企業需要連續月份合約進行套保。非主力合約活躍度的提高為現貨企業套保創造了條件,對豐富風險對沖手段、便利產業企業參與近月合約套保具有重要意義。”光大**研究所黑色研究總監邱躍成告訴記者,非主力合約成交好轉后,交易者還可以利用不同**合約之間的價差變化進行套利,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減少近月合約價格瞬間頻繁波動,進而促使市場平穩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