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救援指揮調度系統是以計算機硬件與網絡通信平臺為依托、以標準和規范為依據、以應用系統建設為目標的信息系統。該系統通過與瓦斯安全監控系統、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相結合,以GIS地理信息平臺為依托的一套綜合系統。該系統可以劃分為6個層次,分別為硬件層、數據層、平臺層、服務層、應用系統層和用戶層。
硬件層:
硬件層為系統運行提供硬件支持,是整個系統的基礎。硬件層中主要包括通訊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和視頻系統,為系統的搭建提供必要的網絡環境。
數據層(數據中心):
數據是系統的核心,應急救援指揮調度系統的數據主要由空間數據信息和非空間數據信息組成。空間信息分為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和應急各類專題數據。基礎地理信息數據包括地市地圖、區縣的電子地圖和所轄煤礦的電子地圖。應急各類專題數據包括礦附近的**信息點、公安局信息點、**信息點、救援物資信息和逃生路線信息等專題數據。非空間數據庫中,礦山綜合信息化平臺數據、包含應急組織機構基本情況、應急預案管理、災害預防與處置計劃管理、重大危險源管理、應急隊伍、技術裝備和物資器材管理、應急管理工作計劃、應急隊伍學習、演習訓練工作計劃等。
平臺層:
平臺軟件層主要是由操作系統軟件、數據庫軟件和GIS平臺軟件組成。操作系統和數據庫軟件系統全部采用微軟的產品體系。操作系統采用Windows?Server,數據庫采用SQLServer?。GIS平臺軟件選用SuperMap?iServer?。
服務層:
系統服務層主要是系統業務應用系統的支撐。由各種服務組件和接口組成。主要包括WebGIS服務組件、地理編碼組件。組件層主要將應用層開發的公共模塊和功能進行了組件封裝。各個應用系統可以根據需要調用和集成組件,降低系統的開發難度。服務層是將來系統功能擴展的基礎。
煤礦應急救援管理系統主要由應急救援管理系統軟件,數據服務器、流媒體服務器,應急信息發布設備(包括地面智能信息發布終端,井下應急LED信息牌、井下應急LED指示牌、井下應急聲光報警器、井下應急調度攝像頭等)組成。
在救援隊、物資處、**等地面應急救援機構、重點部門設智能信息發布終端等設備,實現礦井信息發布,正常情形下可發布全礦井各類信息:如當前井下人數、井下環境參數、安全評估、值班**等信息;當緊急情況下可發布事故情況、救援通知、救援組織安排;在**發布井下被困人員數量、救護車、醫生等救援通知、安排信息。
在礦井下主運輸、行人巷道,在采煤工作面、關鍵岔道、重點區域等地點井下通過安裝調度攝像頭,LED顯示屏,語音聲光報警器等智能設備實現信息資源的調度管理,實現逃生救援引導、常規信息發布、安全警示教育、環境安全信息實時顯示、預警預報、調度廣播等作用,實現“**時間,指**,**模式發布**內容”的功能,深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有效解決應急救援井下信息“**一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