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塑性復合材料是以玻璃纖維、碳纖維、芳綸纖維等增強各種熱塑性樹脂的總稱,國外稱FRTP(Fiber Rinforced Thermo Plastics)。由于熱塑性樹脂和增強材料種類不同,其生產工藝和制成的復合材料性能差別很大。
熱塑性復合材料已經迅速得到了認可,它可以替代很多材料,如壓鑄件、金屬組裝件、市場中的傳統塑料,包括工業設備、汽車、消費品等。高沖擊強度、更好的表面質量、低產品報廢率、在高溫和零下溫度環境中的高剛性、在嚴酷環境和恒定載荷下的抗蠕變性使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比熱固性和金屬材料市場更加有利可圖。性價比的優勢讓熱塑性復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與國防、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行業更具吸引力。
熱塑性復合材料是復合材料中的一類,常見熱塑性復合材料還包括玻璃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和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熱塑性復合材料行業集中度比較低,高端產品仍由歐美企業主導,中國本土生產的熱塑性復合材料在產品性能上仍有較大差距。目前,在增強材料方面,玻璃纖維是**為廣泛使用的,2018年,全球98%左右的熱塑性復合材料均使用玻璃纖維作為增強材料。碳纖維目前由于價格很高,使用量比較小,但是其發展速度是**快的。
目前,從事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的公司很多,行業集中度也比較低。國際上**的生產商包括巴斯夫,杜邦,沙特基礎工業,帝斯曼,索爾維,朗盛等。中國本土企業主要是金發科技,普利特復合材料,銀禧科技等。
歐洲是**的熱塑性復合材料生產地區,2018年,該地區的產量占據全球29.9%左右的市場份額, 個生產地區是中國,擁有29.3%左右的產量份額。
消費方面,中國,歐洲及北美是主要的消費地區,三者占據了全球71.5%左右的需求。熱塑性復合材料具有強度高、耐腐蝕、隔熱、介電、容易成型等優點,已被廣泛應用于建筑和各類基礎設施,家電,汽車,航天航空,電子電器等眾多領域,其中來自建筑和各類基礎設施的需求占據了32.06%的份額。
2018年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生產量為735.2萬噸。盡管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面臨著很多不利因素,如環保問題,替代品的出現,市場需求仍在逐漸擴大。預計2025年,全球熱塑性復合材料市場有望達到1864億元。
恒州博智發表《2019-2025年全球及中國熱塑性復合材料行業發展現狀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該報告提供熱塑性復合材料的基本概況,包括定義,分類,應用和產業鏈結構。討論發展政策和計劃以及制造流程和成本結構。
本報告研究全球與中國市場熱塑性復合材料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分別從生產和消費的角度分析熱塑性復合材料的主要生產地區、主要消費地區以及主要的生產商。重點分析全球與中國市場的主要廠商產品特點、產品規格、不同規格產品的價格、產量、產值及全球和中國市場主要生產商的市場份額。
|